若數據機能夠瞭解也能執行指令,就會回應 OK 結果碼﹔若回應 ERROR,表示數據機不瞭解指令或指令無效。
除了線上逸出順序外,若輸入其他指令時,數據機都必須處於指令模式。若數據機處於線上模式,所輸入的指令會被當成資料,並照原狀傳給線路另一端的數據機。
有些指令要與 S 暫存器一起使用。
在逸出順序前後插入暫停,可避免逸出順序被誤認為資料。S 暫存器 S12 可用來設定暫停的長度。
A/ 重複最後一個指令
A/ 指令會使數據機重複最後一個指令字串。只要一鍵入 / 就會開始執行指令。它不需要 AT 指令行字首,也不必跟著 Enter 鍵。
如果交握式處理成功,建立起連線的話,就會顯示正常的 CONNECT 訊息。如果在 S 暫存器 S7 指定的時間內偵測不到載波信號,就會顯示 NO CARRIER 結果碼。
B0
|
在 1200bps 使用 ITU V.22。B0 在 1200bps 時會選擇 ITU V.22,在 300bps 時會選擇 ITU V.21。
|
B1
|
在 1200bps 使用 Bell 212A。B1 在 1200bps 時會選擇 Bell 212A,在 300bps 時會選擇 Bell 103J。
|
B2
|
取消選擇 V.23 反向通道。
|
B3
|
選擇 V.23 反向通道。
|
B15
|
當數據機在 300bps 時選擇 V.21 (同 B0)。
|
B16
|
當數據機在 300bps 時選擇 Bell103J (同 B1)。
|
C0 | 傳輸載波通常是關閉的狀態 (不支援)。
|
C1 | 切換正常傳輸載波。
|
撥盤式 (轉盤) 或按鍵式撥號都可以使用 Dial 指令。撥號數字/字元是 0 - 9 A B C D # *。A B C D 字元、 # 、 * 都代表特定的成對撥號音,所以只能用在按鍵式撥號。當您使用撥盤式撥號時,這些字元和符號會被忽略掉。有些國家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這類字元。
撥號輔助字元
只有當撥號輔助字元為 ATD 指令後面撥號字串的某部分時,數據機才會將它當成撥號輔助字元。可能的撥號輔助字元共包括:
L 重撥最後一個號碼
如果是做為 ATD 後面的第一個字元,就重撥最後一個號碼。否則不予以處理。
P 撥盤式撥號
P 輔助字元是用在 Dial 指令中,指示數據機以撥盤方式撥接跟在後面的電話號碼。
S=n 撥接所儲存的電話號碼
S 輔助字元會指示數據機撥接先前經由 AT&Zn=x 指令所存起來的號碼。撥接儲存電話號碼的指令是 ATDS=n,其中 n 代表電話號碼儲存位置 0 或 1。例如,ATD P S=1 會以撥盤方式撥接寫在電話號碼儲存位置 1 中的電話號碼。
, 延遲處理下一個字元
ATD 指令後的撥號字串中若包括逗點 (,) 輔助字元,數據機會在處理撥號字串的下一個字元前先暫停一下。暫停的長短由 S 暫存器 S8 的內容來決定。
, 輔助字元經常插在數字 (通常是 9) 後面,用來在 PBX 上取得外線電話,以便在數據機撥電話號碼之前,能夠擁有充裕的時間等待撥號音。W 輔助字元可用來取代逗點。
有些國家對數據機在撥號過程中的延遲時間長短有所限制。
T 按鍵式撥號
T 輔助字元是用在 Dial 指令中,指示數據機以按鍵方式撥接跟在後面的電話號碼。請參閱 ATT 指令。
W 等候第二個撥號音
W 輔助字元會指示數據機等候第二個撥號音,然後再處理撥號字串中的其餘字元。
! 連結閃光
! 輔助字元被視為切換連線 (或連結閃光) 信號。這會使數據機掛斷 (掛上話筒) 大釣 0.5 秒,然後再返回拿開話筒狀態 (實際的連結閃光時間會因國家而異)。
@ 等候靜音回應
@ 輔助字元是用在撥號字串中,指示數據機在撥號後等候五秒鐘靜音。如果偵測不到靜音,數據機會傳送 NO ANSWER 結果碼給使用者。
; 撥號後回到指令模式
分號 (;) 撥號輔助字元只能用在指令行的結束處、Enter 鍵之前,指示數據機在撥號後立即回到指令模式,但不中斷與遠端數據機的連線。
^ 關閉資料撥號聲傳輸
^ 輔助字元是用在撥號字串中,它會關閉目前撥號的資料撥號聲 (許多國家的預設值為自動啟動撥號聲)。並非所有國家均可使用此輔助字元。
$ 信用卡撥號聲偵測
$ 輔助字元是用在撥號字串中,指示數據機等候信用卡的 "噹噹" 撥號聲,然後再處理撥號字串中剩下的字元。
ATE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決定透過鍵盤在數據機的指令模式下所發出的指令會不會顯示 (回應) 在電腦的監視器畫面上。
E0 | 關閉回應電腦功能。
|
E1 | 啟動回應電腦功能 (預設值)。
|
ATHn 指令會掛斷數據機,或者變成預備撥號。
ATH0 | 使數據機變成掛上話筒的狀態 (預設值)。
|
ATH1 | 使數據機變成拿開話筒的狀態 (有些國家限制此指令)。
|
ATI 指令擁有各種不同選項,可用來指示數據機提供自身特定資訊。
I0
|
顯示數據機控制卡的韌體版本 (同 I3)。
|
I1 | 計算 ROM checksum,並顯示在 DTE 上 (例如 12AB)。
|
I2 | 執行 ROM 檢查,並且計算、驗證 checksum,然後顯示 OK 或 ERROR。
|
I3 | 顯示數據機的韌體版本資訊。
|
I12 | 傳回國碼 (例如北美)。
|
此處所列出的 ATLn 指令 (n 代表 0、1、2 或 3) 只能當作版本相容性的參考。監視器喇叭的音量現在是由電腦控制,而不是數據機。
ATMn 指令 (n 代表 0、1、2 或 3) 會啟動或關閉從數據機到電腦喇叭之間的聲音信號傳輸。(若要產生聲音,也必須啟動電腦喇叭。)
M0
|
喇叭通常是關閉狀態。
|
M1
|
偵測到資料載波前,喇叭都是開啟狀態。
|
M2
|
數據機呈拿開話筒狀態時,喇叭通常是開啟狀態。
|
M3
|
撥號時會關閉喇叭,然後在撥號後、偵測到資料載波之前再度開啟喇叭。
|
ATN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會決定當接聽端數據機的速度與傳送端數據機不同時,傳送端數據機要不要協議交握。
N0 | 在發出或接聽時,只對 S 暫存器 S37 內容和 ATBn 指令選項選擇的通訊標準進行交握。
|
N1
|
在發出或接聽時,只對 S 暫存器 S37 內容和 ATBn 指令選項選擇的通訊標準進行交握。交握過程中,會視需要降低到比較低的速度 (預設值)。
|
如果數據機已切換到指令模式的話,若輸入 ATO0 指令,它將會回到線上模式,而且繼續連線。
O0
|
指示數據機離開線上指令模式,返回資料模式 (請參閱〈特殊指令〉之下的「+++ 逸出順序」)。
|
O1
|
此設定值會先發出重新訓練指令,然後回到線上資料模式。
|
O2
|
此設定值會先發出協議速率指令,然後回到線上資料模式。
|
ATP 指令指示數據機使用撥盤式 (轉盤) 撥號。對於所有撥號程序而言,數據機將一直處於此模式下,直到您發出 ATT 指令,或者撥號字串包含 T 撥號輔助字元為止。
ATQ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的設定值會決定要不要在 PC 的畫面上顯示結果碼 (如 OK、CONNECT、RING、NO CARRIER 和 ERROR)。
Q0
|
啟動顯示結果碼。
|
Q1
|
關閉顯示結果碼。
|
請參閱〈特殊指令〉。
ATT 指令指示數據機使用按鍵式撥號。對於所有撥號程序而言,數據機將一直處於此模式下,直到發出 ATP 指令,或者撥號字串包含 P 撥號輔助字元為止。按鍵式撥號是出廠預設值。
ATV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會決定以數值 (短格式) 或字元 (長格式) 顯示結果碼。數值結果碼只包含一或兩位數,當數據機是由利用指令檔所撰寫之終端機模擬程式來控制時,就可以使用這個格式。請參閱本主題開始處的清單,其中顯示長格式和短格式的結果碼。
輸入 ATV 或 ATV0 指定,選擇數值結果碼。出廠預設值會以字元顯示結果碼 (ATV1)。若發出 ATV1 指令,則可於變更之後重設出廠預設值,或選擇長格式 (字元) 結果碼。數值若在 40以上,就會擁有協議進度訊息 (延伸結果碼)。
還有四個 AT 指令、兩個撥號輔助字元、S 暫存器跟產生、顯示結果碼直接相關。分別是 ATQn、ATVn、ATWn 和 ATXn 指令、ATDW 和 ATD@ 撥號輔助字元以及 S 暫存器 S95。
ATWn 指令 (n 代表 0、1 或 2) 與 S 暫存器 S95 一起決定要如何使用結果碼子集 (稱為協議進度訊息或延伸結果碼) 來報告連線類型、通訊協定、與其他由交握和後續協議所產生的通訊技術。
ATWn 指令中可用來代表 n 的選項有:
W0
|
CONNECT 結果碼報告 DTE 速度。如果 S 暫存器 S95=0,則不顯示所有延伸結果碼。
|
W1
|
CONNECT 結果碼報告 DTE 速度。如果 S 暫存器 S95=0,只會顯示 CARRIER 和 PROTOCOL 延伸結果碼。
|
W2
|
CONNECT 結果碼報告 DCE (數據機對數據機) 速度。如果 S 暫存器 S95=0,則不顯示所有延伸結果碼。
|
ATXn 指令 (n 代表 0-4) 會控制數據機如何回應撥號聲和忙線信號,以及如何顯示 CONNECT 結果碼。ATXn 指令中可供指定的選項有:
X0
|
啟動 0-4 結果碼。關閉忙線偵測和撥號聲偵測。
|
X1
|
啟動 0-5 和 10 結果碼。關閉忙線偵測和撥號聲偵測。
|
X2
|
啟動 0-6 和 10 結果碼。關閉忙線偵測,啟動撥號聲偵測。
|
X3
|
啟動 0-5、7 和 10 結果碼。啟動忙線偵測,關閉撥號聲偵測。
|
X4
|
啟動 0-7 和 10 結果碼。啟動忙線偵測和撥號聲偵測。
|
![]() |
注意:有些國家不允許關閉忙線偵測或撥號聲偵測。 |
ATY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會決定數據機在 V.22bis 連線過程中,若收到長空格 (中斷 1.6 秒) 信號時要不要中斷撥號。
Y0
|
關閉長空格中斷功能 (只能當作版本相容性的參考)。
|
Y1
|
啟動長空格中斷功能 (不支援)。
|
ATZn 指令 (n 代表 0) 會中斷目前所進行的任何撥號動作,並重新載入存在 nonvolatile 記憶體中的使用者組態設定檔,當作目前的組態設定檔。
Z0
|
中斷並重新載入包含在儲存位置 0 中的設定檔,做為作用中組態設定檔。
|
Xircom 數據機通常會自動重新訓練。無法關閉自動重新訓練功能。
&B0
|
關閉 V.32 自動重新訓練功能 (不支援)。
|
&B1
|
啟動 V.32 自動重新訓練功能 (只能當作版本相容性的參考)。
|
AT&Cn 指令 (n 代表 0 或 1) 會選擇數據機處理載波偵測信號的方法。
&C0
|
不論遠端數據機的載波狀況如何,都會強制偵測載波信號。
|
&C1
|
監視遠端數據機的載波狀態。若偵測到遠端數據機的載波信號時,啟動本地數據機的 DCD 信號,若未偵測到,則予以關閉 (預設值)。
|
AT&Dn 指令 (n 代表 0-3) 會控制數據機所用的「資料終端就緒」(DTR) 信號。
&D0
|
忽略來自電腦的 DTR 信號,將它一直當成已經開啟。
|
&D1
|
監視 DTR,當 DTR 信號從開啟變成關閉時,切換到指令模式、發出 OK 結果碼,並保持連線狀態。
|
&D2
|
監視 DTR,當 DTR 信號從開啟變成關閉時,中斷連線並切換到指令模式。
|
&D3
|
監視 DTR,當 DTR 信號從開啟變成關閉時,中斷連線、重設數據機,並切換到起始狀態。
|
AT&F 指令會將 ROM 中的出廠預設參數載入作用中組態設定檔,並取代已存入此處的參數。此指令必須單獨發出。如果與其他 AT 指令一起發出,它的功能會被忽略。
&F0
|
重新呼叫出廠預設值做為作用中組態。
|
&F5
|
重新呼叫適用於 ETC 模式下的出廠預設值做為作用中組態。此指令會啟動 ETC 作業。一偵測到蜂巢式電話時就會自動設定。&F5 可設定以下選項:
|
「功能」
|
「MTC 實作」
|
僅限 LAPM 的錯誤更正
|
\N4
|
依蜂巢式電話固定傳輸層
|
S92
|
等候載波 = 90 秒
|
S7=90
|
CD 遺失延遲 = 10 秒
|
S10=100
|
啟動自動 FF/FB
|
N/A
|
以 9600bps 啟動
|
S40=2
|
此選項僅供國際使用。不適用於北美地區。AT&Gn 會決定在以高頻傳輸的接聽模式中要傳輸哪種保護音 (如果有的話)。n 的值可以是 0、1 或 2。大部分會用到這個功能的國家都會自動設定此參數。
&G0
|
未設定任何保護音。
|
&G1
|
啟動 RTS/CTS 流量控制 (預設值)。
|
&G2
|
設定 1800-Hz 保護音。
|
&J0
|
絕不關閉輔助傳輸。
|
&J1
|
不支援 (傳回 ERROR)。
|
AT&Kn 指令 (n 代表 0-4) 會決定如何處理電腦與本地數據機之間的流量控制。
&K0
|
關閉本地流量控制。
|
&K3
|
啟動 RTS/CTS 流量控制 (預設值)。
|
&K4
|
啟動 XON/XOFF 流量控制。
|
AT&Mn 指令 (n 代表 0-4) 會決定如何處理電腦與本地數據機之間的流量控制。
&M0
|
非同步模式 (預設值;只能當作版本相容性的參考)。
|
AT&Pn 指令 (n 代表 0、1 或 2) 會控制數據機以撥盤方式撥號時,所使用的連線 - 斷線間隔比率。
&P0
|
在 10 pps 時選擇 39:61 連線 - 斷線比率 (預設值 - 美國)。
|
&P1
|
在 10 pps 時選擇 33:67 連線 - 斷線比率 (預設值 - 日本)。
|
&P2
|
在 20 pps 時選擇 33:67 連線 - 斷線比率 (預設值 - 日本)。
|
&Q0
|
緩衝的非同步模式 (同 \N0)。
|
&Q5
|
緩衝的錯誤控制模式 (預設值;同 \N3)。
|
&Q6
|
緩衝的非同步模式 (同 \N0)。
|
AT&Sn 指令會控制數據機 DSR 線路的功能。
&S0
|
開啟數據機的電源後,DSR 信號就一直處於開啟狀態 (預設值)。
|
&S1
|
在交握過程中 DSR 信號是開啟的,失去載波後則關閉。
|
AT&Tn 指令讓使用者可以在數據機上執行診斷測試。
&T0
|
終止。停止任何進行中的測試。
|
&T1
|
本地類比迴路。此測試會檢查數據機作業以及數據機與電腦之間的連線。執行此測試時,數據機必須離線。
|
&T3
|
本地數位 loopback 測試。
|
&T6
|
遠端數位 loopback 測試。此測試可檢查本地數據機、通訊連結和遠端數據機的整合性。執行此測試時,數據機必須連線,但關閉錯誤控制。
|
AT&V 指令會顯示作用中組態設定檔的內容。
AT&Wn 指令 (n 代表 0) 將目前作用中組態設定檔儲存在 nonvolatile 記憶體中。若要還原此設定檔,可使用 ATZ 指令隨時還原,或者重開數據機電源。
為了要相容於使用 &Y0 指令的應用程式,故包括此指令。它不會影響數據機的運作方式。
&Y0
|
開機時選擇儲存設定檔 0。
|
&Y1
|
不支援,傳回 ERROR。
|
AT&Zn=x 指令是用來儲存電話號碼,供後來的 ATDS=n (撥接您所儲存的號碼) 指令撥號使用。在此指令中,n 可能是 0 或 1,代表兩個儲存位置,而 x 則是儲存編號。撥號字串最多可包含 40 個字元。
AT\Gn 指令會決定要不要使用 XON/XOFF 流量控制。
\G0
|
為相容性傳回 OK (預設值)。
|
\G1
|
不支援;傳回 ERROR。
|
\J0
|
關閉功能 (預設值)。
|
\J1
|
開啟功能。
|
AT\Kn 指令會決定數據機如何處理連線過程中 (線上) 收到來自本地 DTE 的「中斷」信號。
\K5
|
數據機將「中斷」與傳輸資料一起依序傳給遠端數據機。非破壞性/非加速性 (預設值)。
|
AT\Nn 指令設定數據機傳送或接收資料時,所支援的錯誤更正類型。
\N0
|
緩衝模式。無錯誤控制 (同 &Q6)。
|
\N1
|
緩衝模式 (同 \N0)。
|
\N2
|
LAPM、MNP 或中斷模式。這也稱為可靠模式。
|
\N3
|
LAPM、MNP 或緩衝 (預設值)。數據機會嘗試以 LAPM 錯誤控制模式進行連線。如果失敗的話,數據機會嘗試以 MNP 錯誤控制模式進行連線。如果失敗的話,數據機會以緩衝模式進行連線,並繼續作業。這也稱為 V.42 自動穩定模式 (同 &Q5)。
|
\N4
|
LAPM 或中斷。數據機會嘗試以 LAPM 錯誤控制模式進行連線。如果失敗的話,將中斷撥號。
|
\N5 | MNP 或中斷模式。數據機嘗試使用 MNP 2-4 錯誤控制程序進行連線。如果失敗的話,數據機將中斷連線。這也稱為 MNP 可靠模式。
|
AT\Qn 指令會設定序列連接埠所使用的流量控制類型,藉以調整數據機連接埠速度的差異。
\Q0
|
關閉流量控制 (同 &K0)。
|
\Q1
|
將流量控制設定為 XON/XOFF (同 &K4)。
|
\Q3
|
RTS/CTS 到 DTE (預設值;同 &K3)。
|
AT\Tn 指令指定在未接收或傳送任何資料時,數據機將等待多久 (以分鐘為單位) 後才能中斷。計時器限制可設成 n = 0 - 255。若設成零,將關閉計時器。另一種方法是在 S 暫存器 S30 中指定計時器。此功能只適用於緩衝模式。
\X0
|
數據機在本地電腦上處理 XON/XOFF 流量控制字元 (預設值)。
|
\X1
|
不支援;傳回 ERROR。
|
如果使用黑名單功能的話,AT%B 指令會顯示過去兩個小時內嘗試失敗的最後撥號號碼。對於不需用黑名單功能的國家而言,此指令會傳回 ERROR。
AT%Cn 指令會決定 V.42bis 和 MNP Class 5 的資料壓縮作業。您在線上所做的變更必須等連線中斷之後才會生效。
%C0
|
關閉 V.42bis/MNP Class 5 壓縮 (無資料壓縮)。
|
%C1
|
啟動 MNP Class 5 壓縮 (無 V.42bis)。
|
%C2
|
啟動 V.42bis 壓縮 (無 MNP Class 5)。
|
%C3
|
啟動 V.42bis/MNP Class 5 資料壓縮 (預設值)。
|
資料撥號聲是 V.25 所指定的某種頻率與步調信號,以辨別遠端資料/傳真/語音。頻率是 1300 Hz,開關節奏會在 0.5 秒發出聲音,而在 2 秒關閉。
-C0
|
關閉撥號聲 (預設值)。
|
-C1
|
啟動撥號聲。
|
![]() |
注意:有些國家不允許關閉撥號聲。 |
語法:
|
AT-V.90=<n>
|
AT-V90?
|
|
AT-V90=? |
-V90=0
|
關閉 V.90。
|
-V90=1
|
關閉 V.90 自動調整速率 (預設值)
|
-V90=X
|
控制下游速率。
|
X 的值
|
|
"AT-V90=X"
|
下游速率
|
0
|
關閉 V.90
|
1 | 自動調整速率 (預設值) |
2 | 28000 kbit/s |
3 | 29333 kbit/s |
4 | 30666 kbit/s |
5 | 32000 kbit/s |
6 | 33333 kbit/s |
7 | 34666 kbit/s |
8 | 36000 kbit/s |
9 | 37333 kbit/s |
10 | 38666 kbit/s |
11 | 40000 kbit/s |
12 | 41333 kbit/s |
13 | 42666 kbit/s |
14 | 44000 kbit/s |
15 | 45333 kbit/s |
16 | 46666 kbit/s |
17 | 48000 kbit/s |
18 | 49333 kbit/s |
19 | 50666 kbit/s |
20 | 52000 kbit/s |
21 | 53333 kbit/s |
語法:
|
AT+GCI=<T.35 code>
|
AT+GCI?
|
|
AT+GCI=?
|
<T.35 code> 指的是下表各國旁邊的 8 位元十六進位數字。
![]() |
請注意:建議您使用 Xircom CountrySelect 公用程式,設定數據機撥號的國家參數。當您使用「開始」、「程式集」、「Xircom 公用程式」安裝 CountrySelect 公用程式之後,就可以開始用了。並非所有產品均支援下表所列出的國家。若要判定支援哪些國家,請使用 Xircom CountrySelect 公用程式,或使用 AT+CGI=? 指令。AT+CGI=? 指令將回應支援國家的 T.35 碼。 |
國家
|
<T.35 code>
|
國家
|
<T.35 code>
|
澳大利亞
|
09
|
盧森堡
|
69 |
奧地利
|
0A
|
日本
|
00 |
巴貝多
|
0E
|
韓國 | 61 |
比利時
|
0F | 馬來西亞
|
6C |
加拿大
|
20 | 荷蘭
|
7B |
捷克共和國
|
2E | 紐西蘭 | 7E |
中國
|
26 | 挪威
|
82 |
丹麥
|
31 | 波蘭
|
8A |
芬蘭
|
3C | 葡萄牙
|
8B |
法國
|
3D | 斯洛伐克共和國
|
2E |
德國
|
04 | 南非
|
9F |
希臘
|
46 | 新加坡
|
9C |
關島
|
48 | 西班牙
|
A0 |
匈牙利
|
51 | 瑞典
|
A5 |
香港
|
50 | 瑞士
|
A6 |
冰島
|
52 | 台灣
|
FE |
印尼
|
54 | 泰國
|
A9 |
愛爾蘭
|
57 | 英國
|
B4 |
義大利
|
59 | 美國
|
B5 |
AT+MS 參數控制本地與遠端數據機進行協議時,可能會產生的資料調變和位元速率。它接受四個子參數。
語法:
|
AT+MS=<carrier>,<automode>,<0>,<max_rate>,<0>,<max_rx_rate>
|
AT+MS?
|
|
AT+MS=?
|
+MS?
|
報告目前的子參數設定值
|
+MS=?
|
顯示每個子參數的可接受值範圍
|
<carrier>
|
指定數據機在要求 (或接聽) 連線時,所使用的偏好調變。<carrier> 子參數是未加括弧的文字串。如果指定 <carrier> 參數的話,其他 參數都將恢復成出廠預設值。如果省略 <carrier> 的話,任何未指定的參數都將維持目前的值 (例如,AT+MS=,0 或 AT+MS=,,,2400)。
|
<carrier> 可接受的值如下:
V21 ITU-T V.21 (300bps)
V22 ITU-T V.22 (1200bps) V22B ITU-T V.22bis (2400bps) V23C ITU-T V.23 使用固定載波 (1200/75 或 75/1200bps) V32 ITU-T V.32 (4800 或 9600bps) V32B ITU-T V.32bis (4800 - 19200bps) V34 ITU-T V.34 (2400 - 33600bps) K56 Lucent/Rockwell K56flex (32000 - 56000bps) V90C 或 V90 (28000 - 56000bps) |
|
<automode>
|
在無法使用偏好調變時,啟動或關閉替代性 <carrier> 協議。
|
< automode> 可接受的值如下: 關閉 0。若無法以指定的<carrier> 協議連線,則數據機將中斷連線。 關閉
1 (預設值)。如果無法使用指定的 <carrier>,數據機將嘗試協議出可用的替代性載波。 |
|
<max_rate>
|
指定數據機建立連線時,可接受的最高位元速率。讓只支援固定位元速率的調變 (如 V.22bis),<max_rate> 能夠擁有一個定值當作預設值。如果所指定的數值為預設值,或不是零的話,數據機將傳回 ERROR。這個子參數接受以下各值:0、300 (V21)、1200 (V23)、2200 (V22)、2400 (V22bis)、4800-14400 (間隔 2400) (V32)、4800-19200 (間隔 2400) (V32bis)、2400-33600 (間隔 2400) (V90.K56,V34)。如果未指定的話 (設為 0),將由 <carrier> 的值來決定 <max_rate>。
如果 <carrier> 設定是 K56 的話,應讓 <max_rate> 子參數保留預設值 (零)。 |
<max_rx_rate>
|
指定數據機建立連線時,可接受的最高位元速率。讓只支援固定位元速率的調變 (如 V.22bis),<max_rate> 能夠擁有一個定值當作預設值。如果所指定的數值為預設值,或不是零的話,數據機將傳回 ERROR。這個子參數接受以下各值:300 (V21)、1200 (V23)、2200 (V22)、2400 (V22bis)、4800-14400 (V32)、4800-19200 (間隔 2400) (V32bis)、2400-33600 (間隔 2400) (V34)、32000-56000 (間隔 2000) (K56)、28000-56000 (間隔 1333) (V90)。
|